上海解封,復工復產;75周歲生日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重回線下;久違的西門子展臺以創新的數字化科技和豐富的行業案例再次閃耀。
“蓄勢待發 — 融合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共創可持續未來”是本次西門子參展主題。通過多個真實的行業應用,我們為您展示如何實現真正的數字化企業轉型。
西門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數字化工業集團首席執行官奈柯(Cedrik Neike)表示:“西門子掌握著關鍵的數字化技術,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些技術并使其規模化應用。工業領域需要做出根本改變,讓數據發揮更大價值,并實現更為開放、透明的生態合作。對此,西門子已蓄勢待發,期待與我們的客戶攜手前行。”
發布創新技術加速數字化轉型
除面對社會挑戰外,工業企業還面臨著諸多行業問題,如成本壓力、材料短缺和技術工人不足等。靈活應對挑戰的能力在未來將變得更為重要。西門子可以為客戶提供所需技術,幫助其創造更多價值——增強盈利與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運營透明度和響應速度,確保可用性和擴展性。
展會期間,西門子通過重點展示SimRod電動汽車,呈現其自動化和數字化產品組合的廣度和深度。
觀眾可以通過SimRod體驗數字化技術如何在全生命周期內實現產品和生產過程的優化;數字孿生、增材制造和自動導引車(AGV)的應用如何為汽車行業的規劃和制造帶來變革;以及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信息技術(IT)與運營技術(OT)的融合如何不斷形成持續優化的生產閉環,以實現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雙贏。
德國總理朔爾茨到訪西門子展臺,并親自體驗SimRod
此外,西門子還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展示眾多創新成果,以確保可用性和可擴展性。
基于AI的邊緣應用程序:西門子在展會期間發布一款全新邊緣應用程序,以擴展其預測性服務組合。這款為驅動系統打造的應用程序,能夠通過減少生產停機時間,將工廠可用性提升30%。
得益于數據可用性和移動數據訪問領域的完整解決方案,大量數據能夠從生產車間流向管理層,從而實現IT與OT的連接,進一步提升運營透明度和響應速度。
工業5G:西門子還展出了一款工業5G路由器,用于支持移動機器人等設備在制造業中的應用。此外,西門子攜手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為所有參展公司提供工業 5G專網測試場地。
西門子攜手14家合作伙伴共建生態合作網絡,賦能全價值鏈脫碳
一家企業的技術創新及解決方案無法解決工業領域共同面對的挑戰,而生態合作才能實現多元共贏。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西門子不僅帶來了自身的創新成果,還呈現了其與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構筑的開放共享的減碳生態。
生態合作能夠實現從追求個體價值到創造共同價值的轉變。這對于應對氣候變化而言,尤為關鍵。世界經濟論壇數據顯示,工業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總量的20%。而工業產品的碳排放超過90%產生于供應鏈環節。只有減少全產業鏈的碳排放,工業領域才能實現脫碳目標。
因此,西門子發起了首個開放式、跨行業的Estainium生態網絡,攜手其他成員單位共同實現碳足跡相關數據的可信共享。創始成員包括默克集團(Merck Group)、NTT Data、魏德米勒(Weidmüller)、WTS Global、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TüV SüD、Bison Forest、CircularTree、ecobrain、輝柏嘉(Faber-Castell)、Ferdinand-Steinbeis-Institut、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t Erlangen-Nürnberg)、Sustainaccount 和悉尼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Estanium是第一個可以實現PCF(Product Carbon Footprint,碳足跡)數據精準計算及可信共享,而不是依賴行業平均值或估值的生態系統,采用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可信供應鏈碳數據交換,通過加密和可驗證證書,確保數據的可信度和供應鏈的機密性。
此外,該生態網絡的創始成員也在積極籌建Estainium聯盟,以實現碳足跡交換共享的標準化,提升安全性。Estainium協會將以“技術和基礎設施”“標準和規范”以及“碳捕獲、使用、儲存和補償”三大支柱為基礎。該協會旨在利用數字化的顛覆性潛力,消除經濟資源錯配,明晰覆蓋整個供應鏈真實可信的碳排放和資源配置信息。
奈柯表示:“在工業領域,只有明晰排放來源,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氣候中和。借助Estainium開放生態,我們可以實現供應鏈碳排放透明化,讓生態伙伴在更開放的環境中合作,并充分釋放數據的力量。這一開放網絡不僅面向西門子的客戶、合作伙伴,也將向競爭對手開放,這是西門子為創造更美好未來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漢諾威展為期盼復蘇的工業界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西門子正幫助客戶推動產業變革——打造更靈活的工廠、更智能的基礎設施、更可持續發展的交通網絡,支持經濟支柱的發展,為著數十億計的人們,以科技共創每一天。
(來源:西門子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