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元宇宙的熱度不僅帶火了AR/VR等行業,也讓作為“對標”的數字孿生更多進入大眾視野。如果說在概念上元宇宙和數字孿生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境遇上兩者則大相徑庭:元宇宙在爭議中成為2021年流量天花板;而數字孿生在場景應用中則越來越接地氣,2021年,我們看到以數字孿生為中堅力量的數字化轉型在中國工業領域走向規?;l展。
“工廠、企業、產業鏈的數字孿生其實就是元宇宙?!?/FONT>
新年伊始,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2022新春媒體交流會在北京召開。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大中華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總經理王海濱攜數字化“天團”成員集體亮相,并在現場提出了上述觀點。但他認為,拋開概念的爭議,通過數字孿生進行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間的數據互鎖,閉環,從而實現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挖掘數據價值,以數字化助力“雙碳”目標的規劃與部署,以數字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也是當前西門子關注的重點。
數字化轉型實踐和探索的本質
科技咨詢公司Gartner曾經提出過一個技術成熟度模型:在一種技術成熟之前,社會上往往會出現對于這種技術的過高期望,但這個時候,技術距離真正可以投入大規模的應用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實際應用價值才是消除技術爭議的最好方式。
這不難讓人想起幾年前,以工業4.0為首的數字化轉型尚處于理論層面,有眾多學派在爭論工業4.0的場景與應用。而經過日積月累的實踐之后,業界終于拋卻概念的糾結,從價值維度去審視數字化的本質,并最終對于數字化轉型形成高度共識。對此,王海濱表示:“數字化轉型實踐和探索的本質,是對制造業、工業場景運營背后的邏輯具有深刻和清晰的認知,隨后把它們以數字語言表達并建立數字模型,以更高效的運算能力協助企業客戶進行決策。”
例如,過往5%的決策是設備的自動化自行決定,95%還需以人工的形式進行運算。為基于人工計算的決策增加PLC、邊緣計算、云計算等協助,就是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和探索的重要體現。
前不久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國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要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這讓我倍感鼓舞。”在王海濱看來,“數字化、智能化無疑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西門子將繼續推動中國工業數字化轉型的規?;l展。這個過程中,不斷有新技術涌現,幫助我們將腦海中的想象變成現實?!?/FONT>
過去,電影中戴一個眼鏡就能對千里之外設備進行控制。現在,西門子與北京奔馳攜手,為北京奔馳沖壓車間產線打造的壓機智能預測性維護系統,實現了基于設備運行數據(尤其是振動數據)分析的預測性維護。使得北京奔馳能夠借助該系統實時收集設備運行信息,預知關鍵設備的潛在風險,從而科學地制定最優維護計劃,幫助工作人員高效安排運維工作。有效保障工廠穩定、高效地生產,并降低運維成本。
隨著業界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解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接地氣,數字化轉型市場一直在不斷升級。 而未來,數字化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北京奔馳智能制造車間
“豐儉由人”,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門檻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及,至2025年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大潮下,占據中國工業企業數量90%以上的中小企業成為中國工業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
王海濱認為:“從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到交付、服務,大企業的價值鏈往往比中小企業更完整,因此針對大型企業討論的往往是端到端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而中小企業規模更小,可能就是一個加工廠或車間,甚至是幾個人的作坊,過去主要依靠工廠工人、經理做決策。同時,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也面臨著技術、人才、資金的三大挑戰,其數字化轉型不求大而全,力求小而精?!?/FONT>
為此,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應以細分場景、具體產線等為主要切入點,優先考慮局部的軟、硬件結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結合工業互聯網和邊緣側的算力資源,實現輕量級的運維管理,解決場景級應用的痛點。短期相對較小的投入,給企業帶來在單點應用上優化,產生可量化的價值。“針對不同企業的類型,特點及需求,西門子可以提供“豐儉由人”的解決方案,讓中小企業也可以乘上數字化的東風?!?/FONT>
2022年1月初,西門子首個多觸點、跨渠道數字化服務平臺“數字化客戶之旅”正式上線。這一平臺將支持用戶一站式觸達西門子的應用實踐、數萬種工業產品及解決方案和西門子工業技術支持中心,滿足學習、交易和服務等多重需求,幫助中國工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高效開啟數字化之旅。
此外,中小企業需要探索數字化轉型新模式,如依托政府或產業集群等上下游產業鏈的聯動,共創輕量化、低成本、標準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西門子近年來持續與廣東中山、四川成都、浙江臺州等地政府合作建立創新與賦能中心,整合資源,服務地方產業集群,充分發揮在全球工業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專長,有效推動當地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并為當地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培養大量創新型和技能型人才。
數字化加速“雙碳”規劃與部署
2021西門子中國“零碳先鋒計劃”正式啟動,以數字化創新和跨領域知識與經驗,攜手各方伙伴共創綠色生態,打造端到端的零碳產業鏈,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
王海濱認為,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主要從兩大維度為客戶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技術支持。一方面,自動化和數字化技術與生俱來的高效、靈活的屬性本身就是企業節能減排的有力抓手。例如,如果離散制造企業把普通電機更換成高效電機,把電機都安裝上變頻器,僅此一項就可以大幅減少20%-30%的用電;對于鋼鐵、化工、制藥等直接排碳的工業場景,通過技術革新工藝是減碳的關鍵。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雙碳”目標的制定,新能源等相關產業飛速發展,而數字化技術被更廣泛地應用其中,分布式光伏、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制造等產業的飛速發展均離不開數字化技術的加持,這對西門子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此外,針對減碳、零碳市場的能源審計和碳足跡計算,西門子基于區塊鏈的產品碳足跡可信精算與追溯解決方案SiGreen,能夠為企業產品碳足跡的可信披露及核查過程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得到了TüV南德頒發的“產品碳足跡核查聲明書”。SiGreen以ISO 14067等產品碳足跡國際標準為基準,通過工業邊緣計算,精確追蹤控制器產品生產過程的碳足跡。同時,針對產品上游供應鏈產生的碳排放,西門子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了一個加密的信任網絡,各級供應商都能將其碳排放數據連同相關證明可靠共享,并避免數據被篡改。目前,該解決方案已經在西門子安貝格工廠和成都數字化工廠的PLC產線上成功應用,并且成都數字化工廠已經完成兩款PLC產品的碳足跡核查。
作為知行合一的零碳先鋒,西門子致力于將“綠色”和“數字化”基因融入企業發展,幫助不同領域、不同規模的企業取得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西門子為太古可口可樂量身打造的制造信息系統,兩年內將推廣至太古可口可樂在中國內地的18家工廠、近100條生產線中,幫助所有工廠實現年節電約10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500噸。西門子運用先進的全集成自動化系統和換電數字化解決方案,為博眾精工實現了新能源換電的智能高效、安全可靠和經濟適用。此外,西門子與北汽新能源進行合作,打造了軟、硬件一體的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以及專用于汽車行業的Si-car標準,最終幫助北汽新能源在青島建造了北汽集團首個實現新能源車輛產的生產基地。
MIS系統將被推廣至太古可口可樂中國內地18家工廠、近100條生產線中
王海濱認為,不同于彎道超車,“雙碳”可能倒逼企業轉換新賽道、謀劃新布局,并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推進轉型。
而無論數字化轉型還是工業去碳化重任,西門子將一直在路上。
(IIANews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